2017年11月22日下午,3522vip浦京集团“2018年度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宣讲指导会”系列讲座在南光415教室拉开序幕,首场讲座由张龙海院长主讲,吴光辉副院长主持,对象为全院教工、博士生与博士后人员。
张院长曾两次获得国家课题、一次教育部课题、多项省重点或者一般课题,学识渊博、经验丰富。讲座伊始,张院长结合自身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就外国文学方向的选题、题目、论证与信心四个方面展开了阐述。
首先,张院长提示了选题的三种思路——填补空白、学术前沿与“旧”题“新”论,告诫申报者要带着“问题意识”去思考选题,发现自身选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强调了题目须大小适中,切忌过大或过小,一般以3—4年可以完成为宜。
接下来,张院长就课题论证进行了重点分析,尤其是课题申请书的撰写。他指出,一份好的论证书比作一篇逻辑缜密、内容翔实、结论信服的好文章,需细腻地梳理、归纳前期研究、境内外研究,之后才能演绎出自己的观点。论证部分包括了文献综述、核心内容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是对前期科研成果的概述,不能简单地罗列材料,而是在梳理的过程中,融入个人的基本观点,在表述现有研究不足时,注意避免“假、大、空”的措辞;内容是论证部分的主体,即要解决哪些问题?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究竟何在的问题。研究意义则必须阐明课题会产生什么实际应用的价值。
在此,张院长借助自己的国家课题立项书——“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观”与“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与国家认同研究”为实例,进一步分析了论证的注意事项与基本要点。
在介绍了课题申报的主要流程之后,张院长以2016-2017年国家社科立项的题目为例,说明少数裔文学等看似已经“过时”的题目,仍是当下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由此而鼓励大家要树立信心,根据个人的能力,确定研究方向,要有不言弃的深耕精神。
讲座之后,吴院长以选题的“类”、论证的“专”、研究的“精”等三个方面来对讲座进行了小结。而后,讲座进入到一个互动环节,张院长与教师们、博士生博士后们亲切互动,解答了课题申报之中的疑难与困惑。
本次讲座生动活泼、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申报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的基本要点、注意事项,对浦京集团官网教师、博士生博士后人员申报课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意见,参会教师明晰了课题申报的流程与技巧,增强了申报课题的信心。
撰稿人(王路晨)
2017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