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在路上】归属感――竹坝学校的源动力


发布时间:2016-07-25      浏览次数:

722号,3522vip浦京集团研究生“囊萤之光”暑期社会实践队调研组成员在竹坝学校副校长吴志荣老师的陪同下于清晨出发,踏着鸟语花香,沐浴着明媚阳光开始了第一天的调研活动。





前行途中,传来的球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寻声望去,只见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正在练球,向吴老师问询后方知他们都是自发前来练球。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受父母们望子成龙心愿的影响,城里孩子们埋头于兴趣班和补习班无法拥有自己梦想的童年,更别提可以根据自己意愿坚持做一件事情。而眼前这几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每天清晨早起练习排球,没有人催促,没有人强求,但她们依然不怕辛苦地练球。殊不知世间最难的事情,不是尝试一件事,而是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一件事,正如我们“囊萤之光”暑期社会实践队来竹坝学校实践了十个年头。这几个孩子让我们在清晨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随后,我们来到了学校的室内排球训练场。除了一群训练的孩子,还有一位白发苍苍但身姿依然矫健的老翁。在吴老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温老师”――提名2011年感动厦门十大人物。温文彬,祖籍梅州,1941年生于印尼加里曼丹岛上的一个小村庄,1960年响应祖国号召从印尼回国,在同安竹坝农场安家落户,同年9月赴厦门师范学校进修。19619月起,在竹坝学校任职到2001年退休,但仍然坚持工作至今。



能被提名感动厦门十大人物,足以证明这位老人光辉历史,然而从眼前这个默默在排球场上扫地的白发老翁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的气息。正如他手中握着的那把扫把,没有华丽的包装,没有令人吃惊的功能,但依然为练球的孩子们扫出一片干净的球场。早已退休的温老师,如今依然坚持在这个小小的竹坝学校,为孩子们指导训练排球。他说竹坝是他的家,在竹坝就是回家。温老师用他的默默守候,为竹坝学校热爱排球的孩子们极其枯燥的训练注入一丝丝情意,让我们实践队员们也十分动容。

受竹坝排球精神的感染,我们实践队员们也跃跃欲试,尝试和一群低年级“专业球员”比拼了一把,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实力之强让我们着实钦佩。另外,在教练的组织下一群孩子为我们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排球比赛,其中几个大高个男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竹坝学校主要是由小学部和初中部组成,上到初三学生,下到一年级学生,大家都极其热爱排球。可是这几个高个男生看着并不像初中生,经吴老师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竹坝的毕业生,现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利用假期回母校教授孩子们训练排球。









  此次调研会的最后,我们与吴老师召开了一场交流会,会议室满墙的荣誉证书,让所有进入会议室的实践队员们忍不住惊呼出声,在交流会上,吴老师与我们分享了许多竹坝学子们的光荣成果。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力量吸引了这些优秀学子返校报恩?人到七旬的温老师又是怀着如何的心情依然守护在竹坝?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们深深地感到这是一种归属感,正是归属感让他们毕业后依然返校训练孩子们,正是归属感让温老师守护在竹坝。这种归属感,是他们在竹坝学校的数千个日夜所培养出来的,在这数千个日夜中,受竹坝排球精神的熏陶,让他们在热爱排球并为之挥洒汗水的同时,不忘反哺竹坝的培育之恩,将所学倾情奉献给后辈们。正是这种来自归属感的精神源动力,给竹坝学校带来了众多荣誉。